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十六章集思广益(1 / 2)





  “绯儿,你说母后已经同意朕册封昕儿为皇后?”元乐帝眼中含着兴奋,却又一脸怀疑,“这是真的吗?”

  “真的。”绯儿看到皇帝这样欣喜,也不禁微微笑了。

  “太好了。”元乐帝紧紧握住绯儿的手,“绯儿,你真好!朕真要好好感谢你!”

  绯儿看着皇帝握着自己的手,俏脸一红,低下头去,“能为陛下分忧是奴婢的荣幸,陛下这样说可是折煞绯儿了。”

  元乐帝丝毫没有察觉到绯儿的异样,接着道:“绯儿,你知道朕从没有把你成奴婢的。朕与你、于泽三人从小玩到大,就如亲兄弟姐妹一般,你要是再奴婢长奴婢短的朕可要生气了。”

  绯儿听到兄弟姐妹四字时,不觉身子一震,原来自始至终,皇上都只是把自己当成妹妹,绯儿苦笑,“陛下莫要生气,陛下不让绯儿这样说,绯儿以后不说就是了。”

  “嗯,这才对。”元乐帝拉着绯儿坐下,转身唤来于泽,“于泽,你刚才听到绯儿说的话没有?朕可以册封昕儿为皇后了。”

  “听到了。”于泽白了元乐帝一眼,心说真是个啰嗦的皇帝。

  元乐帝却毫没意识到自己啰哩啰嗦的,仍旧在那边喃喃自语:“母后这次真好,居然没有逼我册封纪婕妤为皇后。真是太好了!只要册封昕儿为皇后,以后昕儿和晚儿就再也不会受欺负了。昕儿那么善良,一定会帮我好好管理好后宫的。”

  绯儿打量着皇帝,竟是看得有些入了迷。皇帝继承了皇太后的美貌,五官与皇太后极为相像,只可惜他空有皇太后的形而没有皇太后的神。从小到大,皇帝就极为懦弱,像极了先皇,让皇太后恨铁不成钢,可是不管皇太后如何打骂他就是改不了,反而越来越胆小,甚至一见到皇太后就害怕。皇太后为免皇帝登基后受大臣摆布,巩固皇帝的权利,便利用着自己受宠册封皇后使得先皇重用自己的弟弟,将来自己也好依靠娘家的势力保护皇帝。绯儿想到这里心中叹了口气,皇太后啊皇太后,你万万想不到到最后却是您最相信的娘家人在摆布自己的儿子吧?!可叹的是皇上登基后皇太后还是不肯放手,一味加封纪家亲信,甚至自己染指朝政。如今纪家大权在握,皇帝畏惧皇太后和纪大将军,做什么事都要瞻前顾后,不敢自作主张。皇太后还一心想着让纪家的女儿诞下龙子,好维持纪家永久的地位。有时候绯儿都不禁怀疑,到底皇上是不是皇太后亲生的儿子?

  “绯儿,你说是不是啊?”

  皇帝的问话打断了绯儿的思索,绯儿一脸迷茫,“什么?”

  皇帝略显失望,“你们都没有听朕讲话。”

  绯儿向于泽求助,于泽瘪瘪嘴,表示自己也没有在听那啰嗦的皇帝的长篇大论。

  绯儿刚想安慰皇帝几句,表明自己有听,却见皇帝的失望之情已经一扫而光,接着欢喜道:“绯儿,等昕儿的皇后册封大典一结束,朕就接着册封晚儿为昭仪,你说好不好?”

  绯儿看着皇帝为了其他女子而欢喜,心中苦涩难耐,却还是不忍扫了皇帝的兴,笑道:“好。”

  “嗯。朕明天早朝就宣布立后之事,让太史令找个吉日行册封大典。”

  一听到皇帝提起早朝,绯儿突然想起太后所说朝臣定会反对册封金昭仪这样身份低微的人为后,绯儿眉头一皱,苦苦思索这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元乐帝看到绯儿皱眉,心中奇怪,“绯儿,你怎么皱眉呢?莫非有什么难事?”

  绯儿实在不忍打击皇帝,却又不得不提醒他,“陛下,昨日太后娘娘对绯儿说,陛下此次要立金昭仪为后,恐怕朝臣反对。”

  “反对?朕要立皇后,他们有什么好反对的?”元乐帝一脸怒气。

  绯儿起身端了一盏茶递给皇帝,“陛下,立后之事不比纳妃,是国之大事,若是朝中大臣极力反对,事情也就不好办了。恕绯儿直言,金昭仪乃是以舞姬的身份进宫的,而且又是孤儿,出身寒微……”

  元乐帝抢着道:“舞姬又如何?昕儿知书达理,端庄贤淑,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宫中那么多大家闺秀,有谁比她识大体,有国母风范?”

  绯儿苦笑,皇帝还是这样小孩子心性,“皇上,您不要着急,听我把话说完。金昭仪端芳娴雅,我们都知道,太后娘娘也知道,这也是太后娘娘最终不反对陛下册封金昭仪为后的原因。可是朝中大臣并不知道啊。你也知道那些大臣,个个把门第看得比什么还重要,当初先皇要册封太后娘娘为皇后时也是颇费了些周折的。更何况,朝中大部分的官员都是纪大将军的亲信,如今纪大将军之女纪婕妤在宫中,陛下没有立她为后,反而册封金昭仪为皇后,这些人为了自身利益也难免要抓住金昭仪唯一的短处——出身一事大做文章。”

  元乐帝听完终于明白厉害,剑眉微皱,“这可怎么办?”

  元乐帝、绯儿、于泽三人在龙腾殿中走来走去,唉声叹气。突然,绯儿大叫一声,“有了。”

  元乐帝与于泽忙凑过来,“你有办法了?快说,快说。”

  绯儿抿嘴一笑,“陛下,据我所知,丞相长史夏彬多智谋,乃是秦丞相的亲信,不是纪大将军他们的人。陛下何不先跟夏大人商议,请夏大人出个主意让秦丞相同意立金昭仪为后之事。只要秦丞相同意了,事情也就好办了。虽然纪大将军握有重兵,我想他也不敢为了自己的女儿当不成皇后这样的事起兵吧?何况还有太后娘娘在呢。”

  “嗯”元乐帝重重点头,“绯儿你真是太聪明了。朕立后之事若能得到丞相支持,其他朝臣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至于舅舅,他若是为了自己的私事起兵,只怕也没几个人支持吧?”

  “就是。”于泽插进来道:“纪大将军的亲信怎么说也是皇上的臣子,都是知晓君臣大义的人,断不会附和纪大将军行那不忠不孝之事。”

  经此分析,三人都觉得这是一条十分行得通的路子,相视一笑,一脸“阴谋得逞”的得意之色。

  “夏大人,你请坐呀。”于泽笑得十分谄媚,硬是要把夏彬按到椅子上,夏彬心中惶恐,连声不敢。

  “夏爱卿,你坐呀,不要拘谨。朕今日找你来就是说些闲话,现在殿中只有朋友没有君臣。”元乐帝笑得‘平易近人’,看得夏彬毛骨悚然。

  “陛下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微臣,微臣无不尽心。”夏彬实在坐不住,从椅子上蹦了下来跪在地上。

  元乐帝心中鄙夷了一下,脸上依旧笑得灿烂,竟走到夏彬身旁亲手将夏彬扶了起来,“夏爱卿,你也有年纪了,莫要动不动就跪下,你知道朕是出了名的爱臣如子,你这样让朕心里怎么过意的去。”

  “爱臣如子?”夏彬面部有些扭曲,心里问了自己几百遍,皇帝什么时候开始爱臣如子了?

  元乐帝与于泽将夏彬连拖带拉按在了椅子上,元乐帝竟坐在了夏彬旁边,夏彬此时如坐针毡。

  “夏爱卿啊~”元乐帝微微右倾,拉长了声调,亲切说道:“你家中可有子嗣?”

  夏彬瞪大了眼睛,一时转不过弯来,皇帝这么急的唤他前来就是为了问他家中有无子嗣?难道他知道了什么,要特地来取笑自己的?夏彬心中叹了口气,难怪今日皇帝如此热情,原来是为了给自己找乐子。

  “回禀陛下,臣无福,未能有一儿半女。”

  元乐帝刚想接着就夏彬的子嗣问题说说,然后给他们封个一官半职好笼络一下夏彬,让他为自己说话,话未出口,听到夏彬这样说不觉尴尬,“是朕的错,不该提这个事的。”

  “无妨。”夏彬面无表情,做好了被元乐帝嘲笑的准备。

  谁知元乐帝竟然没有加以嘲笑,而且适时转移了话题,“夏爱卿啊,你为官这么多年,勤勉清廉,朕想着要提拔你为御史大夫,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