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节(2 / 2)


  想到萧一山,姜淮姻忽觉得有些欣慰,虽然这不是她亲生的孩子, 但是一年多的相处,让两人也生了不少感情。

  想必萧霖回来后, 看到萧一山已经能独当一面,也会“老怀安慰”的。

  萧霖, 王爷……

  不知道他在哪儿,究竟回京了没有?

  今夜的事情发生地太快, 让人措手不及,姜淮姻几乎没有时间去想别的。直到这一刻,才敢分一点心思到萧霖的身上。

  想想他现在在哪儿,会不会也陷在一样的危险里?

  见姜淮姻越想越精神,翠柳便拿了一个热乎乎的靠垫过来,垫在姜淮姻身后:“这样托着腰,夫人能舒服一些。”

  姜淮姻“嗯”一声,自己又调整了一下方垫的位置。

  “翠柳,帮我算算,王爷走了有多久?”姜淮姻耐不住,温言问说。

  翠柳掰起手指,很快算了起来,她笑道:“算下日子,大概有半个月了。王爷走之前,陈御医说夫人有一个月才临盆,可见生孩子,真是一天一个变化。”

  翠柳有意逗她,姜淮姻果然笑了,她温柔地凝望着床畔:“王爷先前说十天就能回来,没想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半月。”

  “肚子里的孩子怕也等不及了。”姜淮姻摸了摸肚子,轻轻一哂。

  翠柳点头:“是夫人肚里的哥儿有福气。眼看着就要年关,正是最吉利的时候。这些日子虽冷,却不曾下雪,没准大雪也是在等着哥儿,一起博个好兆头呢。”

  王府里的丫头,都个顶个的会说话。

  姜淮姻忍俊不禁道:“希望真能有个瑞雪兆丰年的意象。”

  说完之后,她顿了顿,低头道:“可实际上,这孩子来的时候并不好。”

  想到外头不知成败的那场仗,姜淮姻杏眼微阖,她的语气低沉:“这些日子,跟着我担惊受怕,实在吃了不少苦。”

  “夫人别这样说,咱们的小祖宗一定是有大福气的人。”翠柳连声安慰。

  姜淮姻苦笑。才短短一天,她可听翠柳说了太多次“大福气”、“有后福”这样的话了。

  想着想着,姜淮姻不禁又想到了茂哥儿。

  茂哥儿也是在一个冬天的雪夜里出生的。那会儿,姜淮姻的祖母还在世,因为茂哥儿是姜家的头个男丁,所以产婆抱他出来的时候,整个姜家都洋溢在一片其乐融融的气氛里。

  产婆们和奶娘为了讨吉利,那时也是说的一样的话,什么“瑞雪兆丰年”,什么“小少爷一看就是读书人的料子,铁定有福气”……

  那个时候,天下初初平定,姜知行刚被帝王重用,满心想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对于姜家唯一的男根,自然百般重视。

  好在茂哥儿从小便争气,在读书一事上颇有姜知行的模样。姜家还没出事以前,茂哥儿一直是许多世家教育后代子孙的榜样之一。

  这么好的孩子——她才七岁的弟弟,爹留下的唯一继承香火的血脉。如今,却落到了谢晋之手里面?

  姜淮姻黯然垂下首。

  她醒来以后,翠柳为了不刺激她,没敢再提谢晋之让护卫传的那句话,可那是姜家的血脉,是她仅存的亲人,她真的能不在乎吗?

  “一山那边,怎么样了?”姜淮姻醒过神来,到底问了出来。

  翠柳答道:“一山少爷半个时辰前让人消息传了过来,说是那股子贼匪快被打退了,让夫人安心歇息。”

  从谢晋之带着寿安侯府的人包围王府的那一刻开始,谢晋之已经做不得“大人”了。哪怕来日齐王真的登上大典,这皇位名不正言不顺的来历,也同样会逼地他在后世面前抬不起头来。

  姜淮姻道:“谢七郎没有再提过,关于我家人的事吗。”

  翠柳低着头道:“一山少爷说,谢侍郎让人传了那句话之后,再没有提过此事。少爷特地吩咐了,若夫人问起,让我一定告知夫人,这可能只是谢侍郎在虚张声势,老夫人几个或许并没有落到他们手里。”

  姜淮姻深深看了翠柳一眼,明白这丫头是用了心。

  其实转念一想,萧一山说的可能也是真话。

  依她对谢晋之的了解,他手上如果真有姐姐或者茂哥儿做人质,早就拿这些把柄与她交换了齐王妃去。只要齐王妃不在府上,哪怕王府固若金汤,从外头放一把大火下去,也就什么都没了。

  现在还有余地让萧一山能够真刀真枪地对上谢晋之,不过是因为有齐王妃在手。他们的对峙,从一开始本就是不对等的。

  所以谢晋之刚才那句话,确实有可能只是一句让她自乱阵脚的虚话罢了。

  “扶我起来走走,”想到这一层,姜淮姻终于敢从胸腔里舒出一口郁气来,她掀开棉被,“躺久了,也累得慌。”

  翠柳伏下身替姜淮姻穿上鞋子,正打算搀起她,却见拂花忽然掀了帘子,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夫人,夫人!”拂花一路小跑过来,她喘着气,一张小脸不知是急得还是冻得,两颊都变得红通通。

  翠柳先道:“小心一点,怎么还这么急,外头一点亮光都没有,摔着可怎么好。”

  拂花是真的着急,她一边想快点喘匀气,一边又迫切地想要开口说话,这两相较量之下,她自己先给自己找了个麻烦。

  刚刚吐出一个字,便忽然摸着喉咙口上气不接下气地咳嗽了起来。

  姜淮姻道:“快给她喝点水。”

  “有什么事,你慢慢说,天还能塌下来不成?”姜淮姻轻声劝道。

  拂花猛地连灌了一杯水,这才有机会说话。她一手指着门外,脸上又是兴奋又是激动:“十四,十四回来了!急着求见夫人呢!”

  十四正是姜淮姻之前派去接姜淮娡几人到王府来的护卫之一。

  一听到十四回来了,姜淮姻连鞋子还没趿好,便抓着翠柳的手站了起来。她睁大双眼:“真的?快,快让他进来,我有话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