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节(2 / 2)


  上回地龙翻身时, 崔世君尚在襁褓,自是全无印象,今日亲历眼前的景象,崔世君唬得惊魂未定,若非有霍云在身旁,只怕她会六神无主,方寸大失。

  “别怕,这震动不大。”上回长安城地动,霍云已有十来岁,这些年他云游过不少地方,见识非凡,他对崔世君说道:“你跟着我,不要四处走动,稍后恐怕还有余震。”

  霍云一边说话,一边往清华观的方向望去,崔世君看他如此镇定,仿佛有了主心骨,也不再慌张,只是想起家里的崔老姑姑和崔父等人,心内难免忧心冲冲,他们老的老,残的残,另有一个身怀六甲的妹妹,家里不知究竟是何情形。

  果然如霍云所言,震动刚停了片刻,脚底下又摇晃起来,崔世君顾不得惧怕,崔家别的人还在观里,她道:“老侯爷,我们留在这里不是长久之计,不如先回观里,再看是何打算。”

  霍云正有此意,他拉着崔世君的手往回走,一路上地震时断时续,还需提防山上滚落的山石,霍云始终将她护在身后,崔世君也将那些男女大防的规矩扔到脑后,她一直紧紧拉着霍云,走过一处山道夹口时,震动一阵连着一阵,身旁就是悬崖峭壁,稍有不慎,便会跌入万丈深渊,崔世君脚下不稳,刚要松开手,霍云回身一把拉住她,厉声说道:“不许松手!”

  崔世君拽紧霍云的手,不敢再松开,只待震动停了,霍云又扶着她向前走,两人相互扶携,虽说稍显狼狈,好在有惊无险,待到走至山路平坦的地方,终于得以松了一口气。

  等他二人回到清华观,只见山门处的平台聚了许多人,崔世君一眼看到崔世柔和徐氏也在其中,她脸上一喜,松开霍云的手,快步走上前,嘴里喊着崔世柔的名字,崔世柔看到是她,先是惊了一下,随后掉下眼泪,说道:“急死我了,你跑去哪儿了,我们到处没找到你。”

  徐氏也红了眼圈儿,她嘴里念叨着:“祖宗保佑,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崔世柔四下一望,没看到崔世安,还有夏小清和毕远文也不见人影,她扶住崔世柔,问道:“别的人呢?”

  一问之下,崔世君听说夏小清是最先觉出地龙翻身,他二话不说,抱起崔世柔就往外跑,安顿好崔世柔,夏小清又进到观里去找崔家其余的人,所幸这清华观的殿宇建造得极其结实,就算地震,也无人受伤。

  阿杏眼泪汪汪的对崔世君说道:“四爷和二姑爷三姑爷以为姑娘在观里,他们几人还在里面找你呢。”

  原来,震动刚起,崔家人跟着观里的道士们一起来到殿外的空地,清点过后,这才惊觉少了崔世君,就连阿杏也没见到她,徐氏和崔世柔顿时慌了神,连忙打发夏小清和毕远文去寻,崔世安也要跟着一起,清华观占地颇广,这几人已进去找了大半日。

  见此,崔世君连忙吩咐崔福去叫他们出来,好在地动停了,倒不碍事,况且观里的道士们也纷纷回去清点烛火,以免走水。

  稍时,崔福他们从观里出来,崔世君见一家人平安无事,心里的巨石落了一半,另一半是在为家里的崔老姑姑他们悬着。

  崔家人聚在一起,商量着下山的事情,可惜听说山路似乎堵了,任谁也束手无策,崔世柔想起刚才崔世君不见的事,问道:“你几时出去的,为何不把阿杏带上,害得众人为你担心。”

  听了她这话,崔世君朝着人群里的霍云看去,此时,他在前面和清华观的玉阳真人说话,霍云心有所感,他回身张望,两人恰好四目相对,霍云看着崔世君的眼睛,嘴角轻轻往上一扬,又转回头。

  他二人自以为坦荡,看在崔世柔眼里却是眉来眼去,崔世柔又想起她大姐有半日不见踪影,就连身边的丫头也不带,立时心生狐疑,只因在人前,她不好开口相问,于是暂且将此事压在心底。

  不久,天上下起雨来,山里本就寒冷,虽说不时有地动,只是动静不大,观里的道士们各自回去收拾残局,只有十几个香客还等在外面,崔福也从外打听到消息,已有人下山看了,上山的官道被损坏,车马不通,崔世君心里牵挂崔老姑姑,又不得不打起精神安置家里的女眷,这道路不知何时才能通,崔世柔怀着身孕,总不好在外边吹着冷风。

  一眨眼,天色渐暗,外面的雨凄凄沥沥下个不住,崔家人分住三间房,屋里阴冷潮湿,男人们尚且能扛得住,崔世柔怀着身孕是禁不得冻的,崔世君本想找观里的小道童要些炭火,却得知堆放炭火的柴房坍塌了,这会儿观里的人顶着雨还在清理。

  夜幕降临,观里送来斋饭,因着这突如其来的灾祸,观里准备的饭菜极其简便,崔家一家人有些食不知味,夏小清给崔世柔挟了一筷子菠菜豆腐,哄着她用饭,崔世柔勉强用了半碗饭,着实有些疲倦,徐氏便送她回房歇息。

  说起今日这场地震,夏小清对崔世君说道:“大姐,我明日下山探路,要是能走,我就回城去看看,咱们困在山上,得叫老姑姑他们知道一声,省得叫他们白白担心。”

  “二姐夫,我跟你一起!”毕远文说道,崔世雅再过两个月就要临盆,崔宅没人照应,他这一日坐立不安,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去。

  “我也去!”崔世安连忙说道。

  崔世君对崔世安说道:“你留下,咱们家好几个女眷还在观里,总得有人留下来看护。”

  说完,她不等崔世安回话,又对夏小清和毕远文嘱咐:“你们去看看也好,不过不可太激进冒险,路上不好走就仍旧回来观里,家里的宅子是青砖石料所建,据说十分结实,老姑姑他们想来不会有事。”

  她这话既是在宽慰他们,也是在宽慰自己,夏小清和毕远文点头答应,几人正在说话时,就见阿杏进屋回话,她道:“姑娘,老侯爷身边的小厮火华来了。”

  屋里的几人一齐看向崔世君,崔世君一顿,问道:“他人呢?”

  “在外面。”阿杏说道。

  崔世君略微沉吟,起身往外走,阿杏替她点灯照着脚下,她刚走出屋子,便看到火华穿着蓑衣站在屋檐下,有个十来岁的小道童跟在他身后,那火华见了崔世君,先向她问了一声好,说道:“崔姑姑,老侯爷得知姑姑一家人全在观里,叫我送些取暖的炭火过来。”

  小道童送上满满一篓子银丝炭,崔世君正是急需炭火的时候,她望了一眼,问道:“老侯爷屋里的炭够用吗?”

  想必霍云早有交待,火华答道:“姑姑放心,府里送来的炭尽够的。”

  “既是如此,劳烦你替我多谢你们老侯爷。”崔世君不再推辞,她叫阿杏收下这一篓子炭,火华又道:“老侯爷叫姑姑无须心急,老侯爷已派人下山探路了,要是回城,一定给你们崔宅报信。”

  宁国老侯爷霍云面面俱到,将崔世君所急之事一一打点妥当,崔世君心头滚烫,眼眶带了湿意,最后,火华把手里的包袱亲手递给她,说道:“老侯爷又说了,夜里怕是还有地动,姑姑你睡觉警醒一些,山里湿冷,老侯爷叫我送来这件裘衣给姑姑御寒。”

  崔世君打开来看,是件黑色的貂皮裘衣,她一猜便是霍云平日所穿的衣物,崔世君深觉不妥,于是说道:“老侯爷雪中送炭我已是十分感激,这裘衣我万万不能收下,你收好带回去。”

  火华苦着脸,他不肯收回裘衣,嘴里说道:“崔姑姑,你行行好,若是叫老侯爷得知你没收这件裘衣,他又该骂我不会当差了。”

  说着,火华往后退了几步,便要回去复命,崔世君连喊几声,火华却像没听到似的,崔世君本想问火华,他们家老侯爷刚回京城,何以没过几日就又上山了,只是火华已经出了院子,崔世君只得住嘴了。

  第68章

  这一夜, 又震了四五回,崔世君夜里合衣躺在床上, 她和徐氏同住一屋,丝毫不敢熟睡,只要地动, 立时就会喊醒她们出去避难, 如此几回,崔家几个女眷折腾得面如土色, 有那胆小的香客, 不敢睡在屋里,一群人聚在清华观的正殿直到天亮。

  待到天色发亮, 总算消停下来,崔福家的带着阿杏和招弟送来洗漱水和吃食, 经历了这一晚, 众人皆有些食不知味,阿杏看到崔世君眼底发青,小声说道:“姑娘, 你去睡会儿吧, 我守着你。”

  家里老姑姑他们还没有音讯, 崔世君哪能安心歇息, 她摇头不语,徐氏不忍心见她强撑, 劝道:“你本来就身子不好, 昨晚一夜没睡, 要是再病了,叫我们指望谁去呢?”

  一旁的崔世柔也催她去睡,崔世君架不住她们一再相劝,只得回屋躺下,不想她刚合眼,不到片刻,就沉沉睡着。

  这一觉,崔世君睡得深沉,连梦也没做,等她醒来时,窗外一片昏暗,阿杏倚在床边打盹,想来是阿杏怕她冻到,因此把霍云那件黑色的貂皮裘衣搭在她的被子上面,崔世君嗅到从裘衣里传来的淡淡檀木香味,这让她心底莫名变得安心,似乎就连外面的纷纷扰扰也忘得一干二净。

  想起霍云,崔世君双眼呆怔的看着头顶的帐子,不知过了几时,身边的阿杏迷迷糊糊说起梦话,崔世君打了一个激灵,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还有许多事等着她来打理,她竟还安心躺在床上,想到这里,崔世君撑起身子坐起来。

  她刚起身,阿杏也跟着醒来,她揉着眼睛嘟囔道:“姑娘,你醒了?”

  “拿我的衣掌。”崔世君说道。

  阿杏找来崔世君的衣裳,又将压在她棉被上的貂裘收起,少了貂裘,仿佛忽然变冷了,崔世君连忙缩回被子里,她问道:“我睡了多久?”

  “有两三个时辰呢?”阿杏说道。

  崔世君一惊,她顾不得再躲懒,穿上贴身的小袄儿下床问道:“你怎么不喊我,二姑娘和太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