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节(2 / 2)


  这日夜里,崔世君做了一整晚的梦,一时是家里不答应崔世柔和离,崔世柔在家大吵大闹,一时是她站在屋檐下,忽然屋檐垮了,全压在她的肩上,一时又是她梦到仙逝多年的母亲,还像往日那样坐在门口望着她,她过去跟母亲说话,母亲却不曾理她,等她醒来时,不免头重脚轻,浑身汗涔涔的。

  早上阿杏服侍她梳洗时,见她脸色苍白,精神不济,要她在家里歇一日,奈何近日衙门公务繁忙,崔世君换了衣裳,早饭也没用,照常往衙门里去了。

  积压几日的公务,崔世君忙得团团转,幸亏身边有个阿杏,能帮着她一起分担,临近晌午的时候,外面传来两个妇人的说话声,不知为何,说着说着就争吵起来,崔世君起先没在意,阿杏推开窗户张望,回头说道:“姑娘,赵姥姥和孙寡妇来了。”

  崔世君放下手里的笔,她抬头看着门口,果然看到赵姥姥和孙寡妇的身影,这二人向来不对盘,就连进门也要分出个身后,到底赵姥姥仗着体态丰满,一屁股把孙寡妇挤到后面去了。

  那孙寡妇气得脸红脖子粗,朝着赵姥姥的背影啐了一口,崔世君装作没看到,只道:“难得看到你俩一同过来,近日的生意可好?”

  赵姥姥一贯喜欢哭穷,当着孙寡妇的面,她可不愿谦虚,她拍拍手里厚厚的一叠婚书,得意的说道:“喏,这是等着盖戳的婚书。”

  一旁的孙寡妇撇嘴不屑的说道:“腿都跑细了,就赚那三五文银子,还不够人塞牙缝的。”

  赵姥姥瞪了她一眼,说道:“我老婆子行得正坐得端,就算银子赚得不多,也花得心安理得,不像有些人,亏心事做多了,夜路都不敢走了吧?”

  孙寡妇柳眉倒竖,尖着嗓子问道:“赵婆子你把话说清楚,谁做亏心事了?”

  “你没做你急甚么!”赵姥姥轻声哼道。

  孙寡妇近来发达了,谁也不看在眼里,哪怕是在崔世君的面前,她也指着赵姥姥骂道:”赵婆子,我劝你少胡说,省得得罪了人还不知道呢!”

  赵姥姥终是顾忌她背后的孙二,于是又哼了一声,便不再说话。

  这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吵得崔世君脑仁儿生疼,阿杏见她俩好不容易消停下来,连忙插在她们中间,说道:“赵姥姥,孙婶子,你二人赶紧把差事办了,就各回各家吧。”

  赵姥姥把婚书交给阿杏,说道:“劳烦崔姑姑赶一赶,有好几家等着办喜事呢。”

  “知道了,哪一回不是盖好戳儿,就给你早早送去。”阿杏说道。

  赵姥姥交完婚书,并没有立即就走,那崔世君转头望着孙寡妇,今日她穿着一身簇新的衣衫,露着一截手臂,上面戴着一对金灿灿的镯子,只是那衣衫的颜色太过粉嫩,与她的年龄和身份不大相配,因而显得不伦不类。

  孙寡妇也带着几本婚书,她满脸堆笑的对崔世君说道:“我这些日子忙,没做几桩亲事,倒是又给人介绍了几桩买卖,这回连税银都带来了,省得下回再跑一趟。”

  崔世君目光一顿,从孙寡妇手里接过婚书和单子,她把婚书放到一旁,先细细的看了一遍单子,惊讶的说道:“这个月才刚几日,孙婶子你就做成了七桩买卖?”

  孙寡妇面色不改,说道:“崔姑姑知道城里的孙二爷吧,他家大业大的,府里的仆妇有几百人,人多了,免不了就有些不服管教的,难得孙二爷看得起我,把人交给我发卖,好叫我从中赚几个辛苦银子。”

  崔世君望着孙寡妇,语气平静的说道:“孙二爷府上每个月打发这么多姑娘出门,还净望勾栏院里送,说出去怪不好听的。”

  “主家的吩咐,我照做就是,横竖卖身契和保书一样儿不差。”孙寡妇笑着说道。

  说着,孙寡妇拿出一包银子,说道:“这是税银,劳烦姑姑过一过称。”

  崔世君不再说话,她叫阿杏取来戥子,亲自过称,然后拿起笔勾画标记,又叫孙寡妇按了手印,便对她和赵姥姥说道:“你二人先回,过几日我差阿杏把婚文给你们送去。”

  阿杏送孙寡妇和赵姥姥到门口,等她转身回屋,看到崔世君拿着单子发怔,于是轻轻的喊了一声:“姑娘。”

  崔世君回神,她把单子和银子交给阿杏,说道:“你把这些给吴书办送去。”

  阿杏拿着单子和银子出了门,崔世君轻轻叹了一口气,不免觉得内心发闷沉重。

  第25章

  午后,忽然下了一场大雨,雨水直到落衙时还不曾停歇,阿杏找衙门里的人借了伞,先送崔世君坐上马车,又回身进去还伞,趁着等阿杏的时候,崔福对崔世君说道:“二姑爷下午来了。”

  崔世君问道:“这会儿走了吗?”

  崔福答道:“走了,二姑爷找二姑娘说了几句话,连老姑姑和老爷都没见,就直接走了。”

  听了崔福这话,崔世君沉默不语,没过多久,就见阿杏一路小跑从衙门里出来,她拍着身上的雨珠上了马车,嘴里嘟囔道:“雨好像越发大了。”

  二人坐稳,崔福一扬马鞭,马车缓缓前行,一路上,崔世君不言不语,阿杏不敢吵她,走了半日,崔世君开口问道:“今日是几号了?”

  阿杏扳着指着算了一下,回道:“四月二十九。”

  崔世君低头一想,说道:“是呢,四月二十五是莫姑娘的生辰,这才过了几日,我竟糊涂了。”

  先前她看过莫婉的庚帖,因此一直留心记着莫婉的生辰,四月二十五这日,崔世君特意空出一日,到东郡侯府去探望莫婉,一来是瞧瞧她的身子,二来是给她道贺,谁知到了东郡府她却并未见到莫婉本人,崔世君只得托张嬷嬷替她问候一声,就回去了。

  “这么快就到五月,日子一眨眼就过了。”崔世君忍不住感叹。

  阿杏说道:“可不是,五月初八是河阳侯府大喜的日子,前几日,河阳侯夫人打发人来送信,叫姑娘到时候切莫忘了过去帮忙。”

  崔世君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瞧我这记性,竟把这事都给忘了。”

  “姑娘事儿多,就是忘记了也实属正常,姑娘你且安心罢,我全记着呢。”阿杏拍着胸口对她说道。

  崔世君禁不住笑道:“幸亏我身边有你,你这么能干,我不舍得把你嫁出去怎么办?”

  阿杏神情犹豫,她小心翼翼的看了崔世君一眼,低声说道:“姑娘,嫁人还是要嫁的,我嫁人后还是能接着伺候姑娘嘛。”

  崔世君故意问道:“那可不一定,万一你婆家的人不乐意你在外面抛头露面呢?”

  阿杏这些年跟在崔世君身边,也算长了不少见识,她扬着下巴,十分肯定的答道:“不会的,姑娘给的月钱我都好好攒着呢,只要手里有银子,腰杆儿就硬!”

  小丫头的道理一套一套的,把崔世君逗得哭笑不得,她伸手弹了一下阿杏的脑门,说道:“放心吧,等你再大两岁,我就给你相看一户好人家,到时还给你备上一份好嫁妆。”

  “那我先谢过姑娘了!”阿杏笑嘻嘻的说道。

  主仆两人说了半日话,崔世君撩起帘子往外看,天上飘着细雨,马车比往常走得慢,街上没几个行人,看着比平日冷清许多,就在她发怔之时,猛然传来一声巨响,崔世君眼前一晃,整个车厢往旁边倾倒,车里的崔世君和阿杏没提防,两人重重的撞到一起。

  再听外面崔福的呵斥声,似乎是马受了惊,阿杏一手抓着崔世君,一手抓着车窗,她连忙问道:“福叔,出甚么事儿了?”

  崔福顾不得答话,他死死勒着马缰,直到将马安抚好,这才回道:“有一侧的车轮坏了,你先扶着姑娘下车,这车恐怕是不能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