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5节(2 / 2)


  王沅明白她的意思,笑道:“大姐,镜明还小,出去历练几年未必不是好事,总是待在这长安城靠着外戚的余荫过活并不是一样好事,而且这样还好给陛下解释,难道就直接说镜明在太子府待着不痛快,想要挪地方吗?”

  王淑脸红,急忙否认,“我没这个意思。”

  “没这个意思就好,”王沅道,“再过几年,镜明再回长安,只要有真才实干,还怕没有前途吗?”

  王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娘娘 ,夫君的意思跟你差不多,只是不舍得镜明离开长安。”

  王沅拍拍她的手,道:“我知道你是慈母心肠,但镜明是男孩子,男儿志在四方,你就放心让他出去吧。”

  王淑点点头,笑道:“这几年下来,我倒觉得你比我更像长姐了。”

  王沅打趣道:“这是你的运气啊,有夫婿疼爱,在外也有我这个妹妹保驾护航,你只需要好好过日子就行。”

  王淑心疼妹妹,道:“世人都只看到皇后的表面风光,可是私下里却有数不清的烦心事。沅儿,看着你从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到现在的处变不惊、游刃有余,姐姐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当然是为我高兴啊,”王沅道,“我愿意让自己活得清醒明白些,如果有一天,我能不靠着陛下,只依靠自己就能很好的活下去,我会更高兴呢!”

  好吧,她说这些王淑就听不太懂了,在她眼里,丈夫与孩子就是女人的天,而女人只需要活在男人的羽翼下,相夫教子就可以了。

  ……

  孟昭姬的长篇巨著终于完成,她将此书命名为《贤妇集》,进献给皇后。王沅拿到此书时,与公孙柔嘉一同观看。不得不说,孟昭姬确实饱览群书,是个极其有才的女子,在书中将众多女子的故事娓娓道来,既把故事写的生动,还能有理有据的阐述自己的观点。书中不止有贤后贤妃、士人之妻,还有普通百姓之妻,全书共五卷,可以算是一部妇女的列传了。

  公孙柔嘉都惊叹道:“孟氏耗费大量精力著成此书,非常人所不能及。而且历朝历代,很少有人专门为女子立传著书,如此一来,可将这些贤妇们的事迹都流传下去,让后世的女子都知道她们。”

  王沅点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只是这书还需要修改一番才能传世。”

  贤妇传中有讲女子的贤、德、勇、智、贞烈,最后一卷则是讲述历代祸国殃民的奸妃妖女,例如妹喜、苏妲己、褒姒之类的,但是在阐述自己观点时,认为商周灭国都是因为这些女子所致。王沅却是不这么认为,她对公孙柔嘉说:“孟母三迁这个就很好,但是后面有些我不认同,就拿这纣王来说,他本就贪图享受、荒淫无度,就没有苏妲己他都会亡国,贤明的国君是不会这样的。”

  公孙柔嘉建议道:“那就让孟氏回去修改。”

  “嗯,还有这些什么守节,从一而终之类的也要删掉。”

  王沅召了孟昭姬进宫,她与公孙柔嘉见了她,直言有些内容需要她去修改,本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或者用皇后的身份去压她,但是没想到孟昭姬柔顺地答应下来。

  孟昭姬也是有苦难言,她长兄忤逆父亲,被剥夺了官职,母亲过世,父亲卧病在床,已经致仕。孟兄自觉无颜面在长安待下去,于是想要带着家人回弘农老家,孟昭姬不愿意跟着一同回去,上书给太子,请太子帮忙,让她能进宫修书。李顼知道父皇不喜孟家,好言安慰了孟昭姬一番,并给她赏赐了许多财物,但其他的事情肯定是不可能了。

  孟昭姬只能把希望放在皇后身上,她本就是善于变通的人,如今的王皇后与余皇后的性子截然不同,也不是余皇后那种清高自傲的个性,她自然要迎合王皇后。《贤妇集》本就是初稿,按照皇后的意思去改,也未尝不可,皇后肯用她,证明她是有用途的。她做的令皇后满意了,日后才能有其他的作为。

  公孙柔嘉道:“我一直以为你不喜孟昭姬,怎么现在反而要用她?”

  王沅笑道:“孟氏有才有野心,只要能够控制她,就能让她为己所用。你只看她这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劲儿,还有什么事情她不会去做?大多数女子不过是求能嫁给好夫婿,生几个儿女,过此一生。这孟氏却与常人不同,著书立说,把自己当男人看,对名的渴求胜过一切。”

  公孙柔嘉颔首道:“世间之大,无奇不有。”她看看漏壶,问道:“都这个时候了,徽君怎么还没有下学?”

  王沅道:“可能是去宣室殿了,那里有小池塘,最近徽君、徽鸾她们迷上了钓鱼。”

  公孙柔嘉笑道:“看来是徽琰邀她们去的,小姐妹们感情这么亲密,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那我们一起去看看珣儿吧,这个点他应该是睡醒了?”王沅建议道。

  “好啊。”公孙柔嘉也很喜欢胖乎乎的李珣,正待跟着王沅一起去看来,突然南薰殿一个叫做百谷的侍女急匆匆地过来,行过礼后说:“娘娘,老夫人在宫外求见。”

  这不是嫔妃亲眷进宫探望的时候,为何母亲会突然进宫求见,公孙柔嘉有些诧异。王沅不等她开口,道:“拿着我的令牌,去迎老夫人进宫吧。”

  公孙柔嘉道了一声多谢,带着百谷匆匆离开。

  ☆、第 139 章

  139 第 139 章

  公孙柔嘉回到南薰殿, 立刻派人去接母亲。公孙夫人看见女儿,那眼泪就止不住地掉下来。公孙柔嘉扶着母亲坐下,然后问道:“娘,您别只是哭,先告诉女儿什么事?”

  公孙夫人擦擦眼泪,哽咽道:“女儿呀,你大哥他被关押起来了。”

  “大哥他不是在广陵国担任郎中令吗?”公孙柔嘉吃了一惊,问道。

  公孙夫人回道:“广陵王施巫术诅咒陛下, 被广陵国相向陛下告发。陛下派人将广陵王及其子,连同广陵王亲近的臣子们都关押在廷尉狱, 现交由廷尉审讯。女儿, 你在宫里就没有听过此事吗?”

  公孙柔嘉道:“这是外朝的事情, 宫里还没有传开来。娘,御史大夫那边是怎样的情况?”

  公孙夫人直叹气,“我去找过了公孙大人, 但是他说这些都是陛下的意思,他实在无能为力,不肯为你大哥在陛下面前说话。自你没有当上皇后,那一家估计觉得我们家没什么用了,再也不似往日那般热络。”

  公孙柔嘉问道:“您去廷尉狱探望过大哥吗?”

  公孙夫人道:“这是大罪,根本不让人探望。你大哥人品端方, 那是公孙大人都夸赞过的, 必定不会参与到广陵王巫蛊之事里。”

  太宗皇帝晚年,哀思太子被奸人江不疑够馋行巫蛊之术, 太宗震怒,其后果惨烈无比。公孙夫人哀哀哭泣,唯恐自己的儿子折在里面。

  “女儿,你去求求陛下吧。”公孙夫人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恳求女儿。

  公孙柔嘉心里挂念兄长,安抚母亲说:“娘,我会想法子的,您先别担心。”

  公孙夫人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紧握着女儿的双手,“好,好,娘都听你的。”

  待送走母亲,公孙柔嘉面带愁容坐在榻上,百谷建议道:“娘娘,您不如先去皇后娘娘那里探探口风,广陵王这事嫔妃知道的不多,皇后娘娘或许知道一些。”

  百谷是粟米出嫁后,被提拔上的宫女,公孙柔嘉平时很信重她,百谷绞尽脑汁为自己娘娘想法子。

  公孙柔嘉道:“这毕竟是我的家事,还是不要告诉皇后了,免得她为我烦忧。”

  “娘娘,”百谷急道,“皇后娘娘身份毕竟不同,让她去求陛下,大公子被释放的可能性还大些。”

  “你别说了,”公孙柔嘉摆手,“我与皇后真心相交,我是不可能借着情分让她去向陛下说情,没得连累了她。”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她并不想去麻烦王沅。